薄层色谱的原理.docx
???????????????????????最新资料推荐??????????????????? 薄层色谱的原理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吸附薄层色谱分离法, 它利用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使在移动相(溶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的过程中,连续的产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从而达到各成分的互相分离的目的。 薄层层析可根据作为 固定相的支持物不同,分为薄层 吸附层析 ( 吸附剂)、薄层分配层析(纤维素)、薄层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剂) 、薄层凝胶层析(分子筛凝胶)等。一般实验中应用较多的是以吸附剂为 固定相的薄层吸附层析 。 吸附是表面的一个重要性质。 任何两个相都可以形成表面, 吸附就是其中一个相的物质或溶解于其中的溶质在此表面上的密集现象。 在固体与气体之间、固体与液体之间、吸附液体与气体之间的表面上,都可能发生吸附现象。 物质分子之所以能在固体表面停留, 这是因为固体表面的分子 (离子或原子)和固体内部分子所受的吸引力不相等。 在固体内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力是对称的,其力场互相抵消。 而处于固体表面的分子所受的力是不对称的, 向内的一面受到固体内部分子的 作用力大,而表面层所受的作用力小, 因而气体或溶质分子在运动中遇到固体表面时受到这种剩余力的影响, 就会被吸引而停留下来。 吸附过程是可逆的, 被吸附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吸出来。 在单位时间内被吸附于吸附剂的某一表面积上的分子和同一单位时间内离开此表面的分子之间可以建 立动态平衡 ,称为吸附平衡 。吸附层析 过程就是不断地产生平衡与不平衡、 吸附与解吸的 动态平衡 过程。 例如用硅胶和氧化铝作支持剂,其主要原理是吸附力与 分配系数 的不同,使混合物得以分离。当溶剂沿着吸附剂移动时, 带着样品中的各组分一起移动, 同时发生连续吸附与 解吸作用 以及反复分配作用。由于各组分在 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以及吸附剂对它们的吸附能力的差异, 最终将混合物分离成一系列斑点。 如作为标准的化合物在 层析薄板上一起展开,则可以根据这些已知化合物的 Rf 值(后面介绍 Rf 值)对各斑点的 组分进行鉴定,同时也可以进一步采用某些方法加以定量。 1
栏 目:报告/分析
下一篇:学校节能减排半年工作总结.doc
本文标题:薄层色谱的原理.docx
本文地址:https://www.365weibook.com/html/20201021/164927.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档
- 10-21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任务计划书.doc
- 10-21失业问题研究应用的案例报告.doc
- 10-21如何更好地发挥安全监督标准体系的作用.doc
- 10-21学习专题计划的制定和执行.doc
- 10-21第A104讲_质量的概念、成本、报告、管理会计报告概述、业绩报
- 10-21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专项方案.doc
- 10-21完整版家校教育合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 10-21完整版家校合作的策略研究课题.docx
- 10-21完整版对学校办学理念的思考与实践.docx
- 10-21化肥的种类及作用.pdf
正常预览或下载提示:
本页面文档预览是由服务器自动提取的部分内容,并不是文档乱码。如您需要预览全文或下载文档,请点击页面左侧(点击去预览文档全文或下载文档)按钮,进行全文预览或下载。